1.1 管道安裝工程施工應具備下列條件:
a) 施工設計圖紙和其他技術文件齊全,并經(jīng)會審或?qū)彶椋?/p>
b) 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已進行技術交底;
c) 材料、施工人員、施工機具等能保證正常施工;
d) 施工現(xiàn)場的用水、用電和材料貯放場地條件能滿足需要;
e) 提供的管子和管件符合國家現(xiàn)行有關產(chǎn)品標準的規(guī)定,其實物與資料一致,并附有產(chǎn)品說明書和質(zhì)量合格證書。
1.2 施工前應了解建筑物的結構,并根據(jù)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制訂與土建工程及其他工程的配合措施。安裝人員應經(jīng)專業(yè)培訓,熟悉薄壁不銹鋼管和管件的性能,掌握操作要點。
1.3 對管子和管件的外觀和接頭應進行認真檢查,管子、管件上的污物和雜質(zhì)應及時消除。
1.4 施工所配備的工具:
a) 割刀:用作切管;
b) 記號筆或劃線器:為確認管件插入深度做記號;
c) 卷尺:用作測量需要管子的長度;
d) 工具:手動卡壓工具或電動卡壓工具;
e) 量規(guī):確認管件六角面是否卡壓到位;
f) 打壓泵:測試管道密封性能用
2施工要點
2.1 薄壁不銹鋼管、管件不宜與水泥漿、水泥、砂漿、拌合混凝土直接接觸。
2.2 管道安裝間歇或完成后,管子敞口處應及時封堵。
2.3 當管道穿墻壁、樓板及嵌墻暗敷時,應配合土建工程預留孔、槽。留孔或開槽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a) 預留孔洞的尺寸宜比管外徑大50~100mm;
b) 嵌墻暗管的墻槽深度宜為管道外徑加20mm,寬度宜為管道外徑加40~50mm;
c) 架空管道管頂上部的凈空不宜小于100mm。
2.4 管道穿過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外墻時,應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。
2.5 薄壁不銹鋼管與閥門、水表、水咀等的連接應采用轉(zhuǎn)換接頭,不得在薄壁不銹鋼水管上套絲。
2.6 安裝完畢的干管,不得有明顯的起伏、彎曲等現(xiàn)象,管外壁應無損傷。
2.7 管道系統(tǒng)的坐標、標高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的規(guī)定。
表5 管道的坐標和標高的允許偏差
項 目 |
允許偏差(mm) |
||
坐標 |
室外 |
埋地 |
50 |
架空或地溝 |
20 |
||
室內(nèi) |
埋地 |
15 |
|
架空或地溝 |
10 |
||
標高 |
室外 |
埋地 |
±15 |
架空或地溝 |
±10 |
||
室內(nèi) |
埋地 |
±10 |
|
架空或地溝 |
±5 |
2.8 水平管道縱、橫方向的彎曲,立管的垂直度,平行管道和成排閥門的位置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的規(guī)定。
表6 管道和閥門位置的允許偏差
序號 |
項 目 |
允許偏差mm |
|
1 |
水平管道縱橫方向彎曲 |
每1m |
≤5 |
每10m |
≤10 |
||
室外架空、地溝、埋地每10m |
≤15 |
||
2 |
立管垂直度 |
每1m |
≤3 |
高度超過5m |
≤10 |
||
高度超過10m,每10m |
≤10 |
||
3 |
平行管道和成排閥門位置 |
在同一直線上,間距 |
≤3 |
2.9 飲用水管道在試壓合格后應采用0.03%高錳酸鉀消毒液灌滿管道進行消毒。消毒液在管道中應靜置24h,排空后,再用飲用水沖洗。飲用水的水質(zhì)應達到現(xiàn)行國家標準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GB5749的要求。
2.10 管子、管件在裝卸、搬運時應小心輕放,且避免油污,不得拋、摔、滾、拖。
2.11 管道不得攀踏、系安全繩、擱搭手架、用作支撐等。
3管道敷設
3.1 管道明敷時,應在土建工程粉飾完畢后進行安裝。安裝前,應首先復核預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確。
3.2 薄壁不銹鋼管固定支架間距不宜大于15m,熱水管固定支架間距的確定應根據(jù)管線熱脹量、膨脹節(jié)允許補償量等確定。固定支架宜設置在變徑、分支、接口及穿越承重墻、樓板的兩側等處。
3.3 薄壁不銹鋼管活動支架的間距可按表7確定。
表7 活動支架的最大間距 單位為mm
公稱尺寸 DN |
10~15 |
20~25 |
32~40 |
50~65 |
80~125 |
150~200 |
水平管 |
1000 |
1500 |
2000 |
2500 |
3000 |
3500 |
立管 |
1500 |
2000 |
2500 |
3000 |
3500 |
4000 |
3.4 公稱尺寸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裝時,可采用塑料管卡。采用金屬管卡或吊管時,金屬管卡或吊架與管道之間應采用塑料帶或橡膠等軟物隔墊。
3.5 在給水栓和配水點處應采用金屬管卡或吊架固定;管卡或吊架宜設置在距配件40~80mm處。
3.6 對明裝管道,其外壁距裝飾墻面的距離:公稱尺寸10~25mm時應為40mm;公稱尺寸32~65mm時應為50mm。
3.7 管道穿越承重墻或樓板時,應設套管,采取嚴格的防水措施,并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a)衛(wèi)生間及廚房內(nèi)的套管,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;
b)其他樓板內(nèi)的套管,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;
c)套管的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;
d)墻壁內(nèi)的套管,其兩端應與飾面相平;
e)安裝在樓板內(nèi)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使用密實的阻燃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,且端面應摸光滑。
3.8 管道暗敷時,應在管外壁采取防腐措施。
3.9 暗敷的管道,應在封蔽前做好試壓和隱蔽工程的驗收記錄。在試壓合格后,可采用M7.5水泥砂漿填補。
3.10 管道敷設時,不得有軸向彎曲和扭曲,穿過墻或樓板時不得強制校正。當與其他管道平行時,應按設計要求預留保護距離,當設計無規(guī)定時,其凈距不宜小于100mm。當管道平行時,管溝內(nèi)薄壁不銹鋼管宜設在鍍鋅鋼管的內(nèi)側。
4施工步驟
4.1首先,根據(jù)施工圖紙或施工要求進行配管。
4.2切斷水管:
A、切管之前請先確認水管有沒有損傷和變形;
B、切管時,DN15~~DN50水管可使用產(chǎn)生無毛刺和切屑較少的旋轉(zhuǎn)式管子切管器進行切割,注意在切斷時,管子切管器應垂直與管子軸心線,如切口傾斜會導致插入深度不正確,切割時請不要用力過大以防止水管變形;DN65~~DN100水管可使用砂輪機或高速鋸齒機進行切割,切斷后一定要用挫刀對管端進行倒角處理;
C、DN15~~DN100水管切斷后應及時清除管端的毛刺和切屑,粘附在管子內(nèi)外的垃圾和異物,并用棉絲或紗布等擦干凈。見圖1
4.3畫線:對切斷的管子進行處理后,請使用專用畫線器或記號筆在管端畫線做記號,以保證管子插入長度,避免因管子插入不到位而造成脫管或降低連接性能而引起泄漏。見圖2
具體插入長度尺寸如下表所示:
公稱通徑DN |
15 |
20 |
25 |
32 |
40 |
50 |
65 |
80 |
100 |
插入長度值(mm) |
21 |
24 |
24 |
39 |
47 |
52 |
57 |
64 |
79 |
4.4插管:將管子筆直插入管件接頭內(nèi),并確認管件端部與畫線位置的距離。見圖3
注意:A、插入前請確認密封圈是否確實安裝在管件的U型槽內(nèi);
B、插入時如果管子傾斜勉強插入的話,易導致橡膠圈的損傷;
C、如果插入過緊可以在管子上沾水,不得使用油脂潤滑,以免油脂使密封圈變形失效。
4.5卡壓連接:
A、對DN15~~DN50的管件可用手動液壓工具(工程專用)進行卡壓,確定卡壓鉗口凹槽對準管件R凸起的圓弧部位,在正確施工情況下一般卡壓壓力如下表所示,此數(shù)據(jù)僅做為基準參考,主要以卡壓鉗的上下鉗口面完全合攏或接觸為止。見圖4
B、對DN65~~DN100的管件用環(huán)模卡壓時,環(huán)模的凹槽應對準管件R凸起的圓弧部位,上鉗口頂住環(huán)模的擋板,鎖住定位片。拉開環(huán)模模座活動銷子,把環(huán)?诓康膬蓚軸銷放入環(huán)模模座已拉開的兩個凹槽內(nèi),再把活動銷子返回原處。檢查一下是否全部到位,確定無誤后進行卡壓。壓力加到20MPa時必須卸載壓力,將環(huán)模旋轉(zhuǎn)角度60,然后再次加壓到規(guī)定壓力60MPa,并保壓1~2分鐘后泄壓,并用量規(guī)進行確認。見圖5
DN15~~DN100卡壓壓力如下表所示:
公稱通徑 |
最低壓力 |
DN15~~DN25 |
50MPa |
DN32~~DN50 |
55MPa |
DN65~~DN100 |
60MPa |
5打壓試驗進行檢漏:
5.1管道系統(tǒng)應根據(jù)工程性質(zhì)和特點進行中間驗收和竣工驗收。中間驗收由施工單位會同工程監(jiān)理單位進行;竣工驗收由建設單位全面負責或委托工程監(jiān)理單位進行。必要時,設計單位可參與聯(lián)合驗收。中間驗收、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應先進行自檢。
5.2暗裝、嵌裝管道隱蔽前的驗收,應著重檢查管道支撐、套管、管道伸縮補償措施,并進行通水能力檢驗和水壓試驗,水壓試驗水質(zhì)應符合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GB5749的要求。
5.3管道系統(tǒng)的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) 在暗裝和嵌裝管道的安裝符合安裝規(guī)定后,方可進行水壓試驗;
2) 水壓試驗壓力為管道系統(tǒng)工作壓力的1.5倍,且不得小于0.6MPa;
3) 水壓試驗前,應檢驗試壓管道是否已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護措施。供試驗的接頭部位應明露;
4) 水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(xù)土建施工。水壓試驗時,工程監(jiān)理人員應到場觀察、做好記錄,并出具驗收書面報告;
5) 水壓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:
(a)將試壓管段末端封堵,緩慢注水,將管內(nèi)氣體排出;
(b)管道系統(tǒng)注滿水后,進行水密性檢查;
(c)對管道系統(tǒng)加壓宜采用手動泵緩慢進行,升壓時間不應小于10min;
(d)升至規(guī)定的試驗壓力后停止加壓,觀察10min,壓力降不得超過0.02MPa;然后將試驗壓力降至工作壓力,對管道作外觀檢驗,以不漏為合格;
(e)管道系統(tǒng)加壓后發(fā)現(xiàn)有滲漏水或壓力下降超過規(guī)定值時,應檢查管道,在排除滲漏水原因后,再按以上規(guī)定重新試壓,直至符合要求;
(f)在溫度低于5℃的環(huán)境下進行水壓試驗和通水能力檢驗時,應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;
(g)試驗結束后,應將存水及時放盡。
5.4生活飲用水管道在試壓合格后,應按規(guī)定進行消毒并沖洗管道。沖洗前,應對系統(tǒng)內(nèi)的儀表加以保護,并將有礙沖洗工作的節(jié)流閥、止回閥等管道附件拆除,妥善保管,待沖洗后復位。
5.5管道竣工驗收應具備下列文件資料:
1) 施工圖、竣工圖和設計變更文件;
2) 管子、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的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保證書;
3) 隱蔽工程驗收和中間試驗記錄;
4) 通水能力和水壓試驗檢驗記錄;
5) 管道清洗和消毒記錄;
6) 工程質(zhì)量事故處理記錄;
7) 工程質(zhì)量檢驗評定記錄。
5.6工程竣工質(zhì)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本標準的規(guī)定?⒐を炇諔攸c檢查和檢驗下列項目:
1) 管位、管徑、標高、坡度和垂直度等的正確性;
2) 連接點或接口的整潔、牢固和密閉性;
3) 溫度補償設施、管道支承件和管卡的安裝位置和牢固性;
4) 給水系統(tǒng)的通水能力檢驗。檢查按設計要求同時開啟的最大數(shù)量配水點是否全部達到額定流量。對特殊建筑物,可根據(jù)管道布置,分層、分段進行通水能力檢驗;
5) 管道系統(tǒng)閥門的啟閉靈活性和儀表指示的靈敏性。